可能因为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样式,您可以更新您的浏览器到最新版本,以获取对此功能的支持,访问下面的网站,获取关于浏览器的信息:
陈建樾.(2012).傅斯年的民族观及其在《东北史纲》中的运用(下).满族研究,3,39-46.
傅斯年.(2017).东北史纲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.
和秀梅,张积家.(2013).发挥民族院校优势,积极开展民族心理研究.民族教育研究,24(5),50-56.
胡礼遇.(1986).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.广西民族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,64-71.
李静,侯小富.(2022).冯特民族心理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.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43(8),205-215.
梁启超.(2012).什么是文化.载: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.北京:商务印书馆.
列夫·维果茨基.(1997).思维与语言.杭州:浙江教育出版社.
莫雷.(1990).心灵的探索者:庆祝阮镜清教授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60周年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3,114-115.
阮镜清.(1930).民族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法.教育研究,108(8),46-47.
阮镜清.(1932).心理现象的发生问题.教育论坛,11,10-25.
阮镜清.(1933).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批判.教育论坛,3-4,169-179.
阮镜清.(1936).民族心理学的艺术观.民众教育,5(4-5),14-18.
阮镜清.(1942a).人类的基本活动及其发展问题.广西教育研究,3(1),9-31.
阮镜清.(1942b).儿童心理发展方法.民族教师,2(4-5),53-58.
阮镜清.(1943a).环境的主观关联性.社会教育年刊,(1),26-28.
阮镜清.(1943b).广西融县苗人的文化.民俗,4(3-4),21-33.
阮镜清.(1943c).原始画之心理.民俗,2(1-2),35-76.
阮镜清.(1944a).民族心理学与社会建设.民族月刊,1(3),23-25.
阮镜清.(1944b).性格类型学概观.北京:中华书局.
阮镜清.(1963).心理学研究与联系实际.学术研究,4,110-113.
威廉·冯特,刘世能.(1992).民族心理学:语言、神话和风俗.民族译丛,1,23-27.
习近平.(2023-10-29).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.人民日报.
徐黎丽.(2002).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.民族研究,6,95-103.
杨慎之.(1986).阮镜清心理学论文选.长沙:湖南教育出版社.
尹可丽,张积家.(2021).中国民族心理学百年流变与前瞻.民族教育研究,32(6),47-57.
赵莉如,林方.(1989).心理学史.北京:团结出版社.
张积家.(1991).梁启超个性心理学思想初探.烟台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3,68-75.
张积家.(2012).加强民族心理学研究,促进中国心理科学繁荣:民族心理学专栏前言.心理科学进展,20(8),1139-1144.
张世富.(2005).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、任务及方法.安阳师范学院学报,1,57-6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