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网站为什么显示成这样?

可能因为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样式,您可以更新您的浏览器到最新版本,以获取对此功能的支持,访问下面的网站,获取关于浏览器的信息:

您现在的位置:首 页 > 高影响力论文排行榜

高影响力论文排行榜

排名 论文 下载次数
1 Rosenberg(1965)自尊量表中文版的美中不足
田录梅
2006年26卷02期 [88-][摘要](2791)[pdf 77KB](7259)
7259
2 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
廖全明12,苏 丹2,黄希庭2
2007年27卷04期 [74-][摘要](3184)[pdf 76KB](6684)
6684
3 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统计检验力和 效果大小的估计原理与方法
胡竹菁
2010年30卷01期 [68-73][摘要](2486)[pdf 1221KB](6348)
6348
4 汉语常用颜色词的概念结构
张积家 段新焕
2007年27卷01期 [45-][摘要](2361)[pdf 181KB](5324)
5324
5 荣格的情结理论探析
刘立国
2008年28卷04期 [10-][摘要](3573)[pdf 71KB](5026)
5026
6 周易人格模型与麦氏人格模型的比较
曾维希 张进辅
2006年26卷04期 [14-][摘要](2518)[pdf 66KB](4994)
4994
7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中模型选择的原理和方法
柳恒超1,许 燕1,王 力2
2007年27卷01期 [75-][摘要](2981)[pdf 85KB](4653)
4653
8 数学应用题心理表征的研究现状与动态
仲宁宁12,陈英和2,张 王景23
2008年28卷01期 [39-][摘要](2254)[pdf 83KB](4586)
4586
9 追寻生命的意义: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乐观主义价值
段海军
2011年31卷01期 [9-13][摘要](2186)[pdf 901KB](4497)
4497
10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
杨治良 李 林
2006年26卷04期 [3-][摘要](2676)[pdf 109KB](4462)
4462
11 整字、部件与笔画对笔画构成汉字的影响
罗艳琳12,陈墨2,彭聃龄2
2008年28卷01期 [28-][摘要](3060)[pdf 95KB](4328)
4328
12 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
包克冰 徐 琴美
2006年26卷02期 [51-][摘要](2477)[pdf 72KB](4201)
4201
13 焦虑个体“冷”、“热”执行功能Stroop效应量比较
王淑珍
2008年28卷03期 [43-][摘要](2575)[pdf 82KB](4191)
4191
14 罗杰斯与老子的人性观比较研究
柳圣爱
2008年28卷04期 [14-][摘要](3145)[pdf 58KB](4120)
4120
15 验证性因素分析中模型拟合的判断
郭庆科 王炜丽 陈雪霞 韩 丹
2007年27卷04期 [83-][摘要](2405)[pdf 107KB](4084)
4084
16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VI:人际关系
王登峰1,崔红2
2008年28卷04期 [41-][摘要](4077)[pdf 95KB](4048)
4048
17 科学主义心理学:何去何从?
余小茅
2008年28卷04期 [3-][摘要](4157)[pdf 59KB](3978)
3978
18 无意识研究新进展:无意识思维理论述评
庞捷敏1,原献学1,李建升2
2007年27卷04期 [8-][摘要](3065)[pdf 92KB](3954)
3954
19 认知风格分析测验(CSA)修订及大学生样本的划界尝试
李力红 1 ,车文博 2
2006年26卷04期 [88-][摘要](2748)[pdf 106KB](3892)
3892
20 青少年幸福感对学业发展的影响:学校投入的中介效应
王 文1,盖笑松2,张玉清3,王国霞2
2018年03期 [260-266][摘要](1395)[pdf 912KB](3844)
3844
21 青少年学校归属感问卷编制
周碧薇1,杨欣2,陈旭2
2011年31卷01期 [73-76][摘要](2805)[pdf 865KB](3790)
3790
22 检验项目功能差异的两类方法—CFA和IRT的比较
骆 方 张厚粲
2006年26卷01期 [74-][摘要](2410)[pdf 130KB](3708)
3708
23 遗传与环境的相关及交互作用分析 ———兼评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
张 坤 1 ,李 其维 2
2006年26卷02期 [13-][摘要](2162)[pdf 79KB](3679)
3679
24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:基于心理学视角
况志华
2008年28卷03期 [4-][摘要](2469)[pdf 66KB](3647)
3647
25 自尊、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研究
樊召锋,俞国良
2008年28卷04期 [57-][摘要](3740)[pdf 120KB](3639)
3639
26 R a s h 客观等距测量在P I S A 中国试测研究中的实践
王 蕾
2007年27卷04期 [69-][摘要](2248)[pdf 88KB](3619)
3619
27 “半投射”和“客观性”:动机测验的两种新形式
张锦坤 12 ,白学军 1
2006年26卷04期 [83-][摘要](3084)[pdf 115KB](3557)
3557
28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中国道家思想
何群群 丁道群
2007年27卷01期 [8-][摘要](2594)[pdf 61KB](3535)
3535
29 IAT在内隐助人态度上的应用
汪伟1,2
2008年28卷03期 [93-][摘要](2623)[pdf 79KB](3506)
3506
30 学前儿童道德责任意识的发展研究
冯天荃
2008年28卷03期 [18-][摘要](4106)[pdf 92KB](3458)
3458
31 老年精神生活的内涵、构念及测量
王益富1,徐 前2,殷培豪1
2025年03期 [281-288][摘要](1009)[pdf 1315KB](3454)
3454
32 归属需要的研究进展
李霞1,朱晓颖2,李文虎3
2010年30卷02期 [86-88][摘要](2438)[pdf 895KB](3440)
3440
33 从自我决定论看动机访谈法疗效机理
叶利云;宋其争
2010年30卷02期 [19-22][摘要](1562)[pdf 885KB](3413)
3413
34 消亡抑或复兴:人本心理学的未来
孟娟1,彭运石2
2008年28卷04期 [7-][摘要](3410)[pdf 49KB](3402)
3402
35 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 ———实证的视角
郭秀艳 李 林
2006年26卷01期 [3-][摘要](2092)[pdf 99KB](3358)
3358
36 进化心理学地位追求模块的研究述评
刘翠娜
2008年28卷04期 [18-][摘要](3867)[pdf 84KB](3345)
3345
37 认知灵活性和顿悟表征转换:练习类型的影响
姚海娟1,2, 白学军2, 沈德立2
2008年28卷04期 [22-][摘要](3423)[pdf 101KB](3326)
3326
38 青少年冒险行为及其与人格、依恋的关系
刘金平1,韩菁2,刘亚丽1
2008年28卷03期 [77-][摘要](3197)[pdf 107KB](3303)
3303
39 整字和部件的语义关系对汉字认知的影响
张静宇1,马利军2,陈栩茜3
2018年06期 [504-508][摘要](1623)[pdf 787KB](3298)
3298
40 新一代测验理论—认知诊断理论的源起与特征
刘声涛 12 ,戴海崎 1 ,周 骏 1
2006年26卷04期 [73-][摘要](2664)[pdf 90KB](3266)
3266
41 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
王瑞敏 邹泓
2008年28卷03期 [82-][摘要](3375)[pdf 108KB](3261)
3261
42 类比归纳的相似性效应和概念效应比较
蒋柯1,李娟2,熊哲宏1
2008年28卷03期 [37-][摘要](2328)[pdf 112KB](3248)
3248
43 时间压力、个人相关性对不同类型框架下决策的影响
刘涵慧;周洪雨;车宏生
2008年28卷04期 [27-][摘要](3317)[pdf 74KB](3124)
3124
44 个体化概念辨析
王国霞;盖笑松
2011年31卷02期 [105-112][摘要](1911)[pdf 994KB](3124)
3124
45 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关系、工作特征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
林丹瑚12,王芳1,郑日昌1,蒋奖1
2008年28卷01期 [92-][摘要](2878)[pdf 95KB](3118)
3118
46 “上下意象图式”对汉语成语感情色彩加工的影响
张积家;何本炫;陈栩茜
2011年31卷02期 [143-148][摘要](2602)[pdf 1009KB](3115)
3115
47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 ———认知-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
杨慧芳 郭永玉
2006年26卷01期 [13-][摘要](2468)[pdf 87KB](3111)
3111
48 句法加工的E R P 研究综述
韩宗义12,吕勇12,白学军12
2007年27卷02期 [50-][摘要](2481)[pdf 82KB](3105)
3105
49 关于青少年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
董圣鸿1,廖明珍2,万春林1
2008年28卷04期 [51-][摘要](3785)[pdf 87KB](3093)
3093
50 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探析:“优于常人”效应和“差于常人”效应
周爱保 赵 鑫
2008年28卷01期 [72-][摘要](3066)[pdf 93KB](3087)
3087